如何推进县域高中发展振兴?江苏、湖南这样做
江苏连续7年将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;湖南“真金白银”投入,扩充学位资源……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江苏、湖南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的具体做法——
江 苏
江苏始终坚持将县中发展摆在突出位置,优化资源配置,提升办学品质,着力打造“群峰引领、百花齐放”县域高中发展格局。

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师生在课堂上交流探讨。江苏省教育厅供图
强统筹、扩资源,夯实县中发展基础
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县中振兴发展,主动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趋势,印发《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和资源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连续7年将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
每年协调安排省级以上奖补资金近2.6亿元,带动全省投入建设资金50—80亿元,不断优化县中资源布局
近三年,全省新建改扩建县中35所
目前,县域优质高中达216所、占比91.53%,县域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

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参演的话剧《雾重庆》被评为“第八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”。江苏省教育厅供图
强内涵、提质量,激发县中内生动力
以“高品质创建”引领优质发展,创新构建“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”发展性评价机制,以评促建、以评促强,建设一批高品质高中,以“群峰”引领县域高中多样化、有特色高质量发展
以“高质量项目”促进内涵建设,实施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、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等约350个县中内涵建设项目,推动县域高中建立更高水平、更高质量育人体系
强师资、重规范,优化县中育人生态
实施“苏教名家”培养工程,加大县域高中名师培育力度,已遴选25名县域高中教师作为培育对象
对省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、省教学名师等实施服务期制,坚决遏制无序流动和恶性抢挖行为
全面落实属地招生和 “公民同招”政策,坚决杜绝跨区域“掐尖”招生,防止“超级中学”现象,近两年来,先后通报12所学校,并对其中6所学校的负责人及其属地教育部门负责人进行了约谈,努力营造健康教育生态
湖 南
湖南县域人口占比超70%,县中学生占比达71.6%,县中振兴至关重要。近年来,湖南大力推进县中振兴,取得了一定进展。
科学谋划“绘蓝图”
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将县中振兴摆在优先发展位置,高位推进,以“努力办好每一所县域高中”为目标,按照“扩学位、强师资、稳生源、提质量”的思路,制定全省县中振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
到2030年左右,实现全省近500所县中全部建成老百姓心中的好学校,办学特色更加鲜明,育人质量更加彰显
加大投入“扩学位”
强化省级统筹,推进市县结合,“真金白银”投入,扩充学位资源。
实施省级“徐特立项目”,省财政安排25亿元,带动市县投入50亿元,新建改扩建校舍320万平方米,新增学位18万个
实施县中标准化工程,推动每个县平均投入3.8亿元,每个县至少建成1所标准化高中
实施数字县中“双百”行动,实现100%的学校千兆网络到校、100%的班级建成智慧教室

湖南炎陵县一中“特立体艺馆”正式落成。图源:湘微教育微信号
投资于人“强师资”
从补充、培养、管理、激励全链条发力,建设“引得来、留得住、教得好”的县中教师队伍。
及时补充县中教师编制,制定教师减负清单,加大县中教师职称评聘倾斜力度,提高县中教师工资待遇,出台教师出行、购房、就医等“礼遇”政策,2024年全省县中教师较上年增加2460人
每年培训县中教师1万余人次,每年投入3200万元设立1000余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,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,设立各级名师工作室,培养县中“种子教师”,引领县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
最严禁令“稳生源”
制定规范办学行为20条,划定招生红线,严禁跨区域招生,坚决打击违规招生行为,坚决清退违规招录学生,坚决遏制“掐尖”和“抢生源”乱象
2025 年查处违规招生行为105起,处理学校责任人27人,2所民办高中因违规招生被注销,11所民办高中被停止招生一年,形成有效震慑,招生风气明显好转,县中生源趋于稳定,逐步跳出“生源流失严重、县中发展薄弱”的不良循环
五大计划“提质量”
实施“思政教育芳草计划”,开展“我的韶山行”红色研学活动,已组织82万名高中学生到韶山研学;创办“我是接班人”网络大课堂,点击学习量超过21亿次

“我的韶山行”思政大课现场。湖南省教育电视台供图
实施“课堂质量提升计划”,建设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区和实验校,31所县中入选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校
实施“多样特色发展计划”,创办8所科学特色高中,打造17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,确定24所综合高中试点校
实施“扩优提质帮扶计划”,安排专项资金1.2亿元,组织长沙、常德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大湘西和邵阳地区217所学校,每年组织1350名城市优秀教师赴农村支教
实施“两考一评改革计划”,稳妥推进中考、学考、综合素质评价改革,减轻学生负担,促进教育公平,提升育人质量
中国公共新闻网摘编:亓淦玉 |